金色童年

第十四章 停住轮子

 

  瞧,我是个多么标准的英国绅士!虽然我想干涉,但是我没有.我已经张开嘴巴想说话了,我还是克制自己没有说。这就叫作自控。即使我能笑。当你们窃窃私语的时候,那种感觉真好、虽然我知道你们不是在说废话,但它还是很动听。尽管是技术上的,你们所说的完全是科学的。但 是在你们两侗人中间,你们知道,这个无赖正躺在椅子上呢。

  我还没有说「好」,先要走到我能说「好」的地方,当这个「好」字离我还远的时候,它是有意义的。一个「好」字离我那么遥远……我是个妄自尊大到极点的家伙!我不知道还有谁会这么飘飘然的。现在,言归正传……

  I vadiyam vastu Govinsa, tubhyam eva samaryet:「我的主啊,你给我的这个生命,我带着感激把它交还给你。」那是我外祖父的临终遗言,尽管他从来不相信上帝,他不是印度教徒,这句话,这句经文,是印度教的经文--在印度许多东西都混在一起,尤其是好东西。在弥留之际,夹杂在其它祷告之中,有一句话他反复说了好多遍:「停住轮子。」

  我那时候还听不懂,如果我们停住牛车的轮子,那是当时仅有的轮子,那我们还怎么赶到医院去呢?当他不断重复「停住轮子--查克拉。」的时候,我问外祖母:「他发疯了吗?」她笑了。

  我就爱她这一点,即使她知道,就像我也知道,死亡迫在眉睫……如果连我都知道,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呢?他随时随地都会停止呼吸,这是显而易见的,然而他还坚持要停住轮子。她依然在笑。我现在还看得见她住笑。

  她那时最多不超过五十岁,但是我始终在观察女人的-种奇怪的现象:那些本来其貌不扬却又假扮美丽的人,到了四十五岁都成了最丑陋的人,你们可以走遍世界,看看我所说的话对不对。涂着各式各样的口红和化妆品,还有假眉毛和说不清楚的玩意儿……我的上帝!

  连上帝在创造世界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这些东西。至少圣经里没有提到他在第五天创造口红,在第六天创造假眉毛等等。在四十五岁,如果这个女人的确美丽的话,她就会达到她的巅峰。我的观察是:男人在三十五岁达到他的巅峰,女人则在四十五岁。她有能力比男人多活十年--这并非不公平。生孩子的时候她要吃那么大的苦,额外增加一丁点儿寿命,聊作补偿吧,完全没有问题。

  我的那昵那时候五十岁,仍然处于她的美丽和青春的巅峰,我永远忘不了那一瞬间--刻骨铭心的一瞬间!外祖父奄奄一息,要求我们停住轮子,简直荒唐!我怎么能停住轮子呢?我们必需赶到医院,没有轮子,我们就会在森林里面迷路。而外祖母笑得那么响,连伯拉,仆人,我们的车夫,都禁不住问,当然是从外面:「情况怎么样?你们为什么笑?」因为我一直叫她那昵,伯拉也叫她那呢,这是出于对我的尊重。他那时候说:「那昵,我的主人在生病,你笑得那么响,怎么了?拉迦又为什么没有声音?」

  死亡,以及我外祖母的笑声,两者加起来使我彻底说不出话来,因为我想要理解正在发生的一切,正在发生的事情,我以前从未了解,我不想因分心而失去哪怕一剎那的时间。

  外祖父说:「停住轮子。拉迦,你听不见我说的话吗?如果我能听见你外祖母的笑声,你肯定能听见我说的话。我知道她是个怪女人,我从来都弄不懂她。」

  我对他说:「那那,据我所知,她是我所见过最简单的女人,虽然我没有见过多少女人。」

  但是我现在可以对你们说,我不认为世界上有任何人,活的或者死的,见过的女人有我多。但是为了安慰我奄奄一息的外祖父,我只妤对他说:「别为她的笑担心。我知道她,她不是在笑你说的话,她是在笑另一件事,是我和她之间的,我跟她说的一个笑话。」

  他说:「好;如果那是你跟她说的一个笑话.那么她笑就完全没有问题。但是查克拉--轮子怎么办呢?」

  现在我知道怎么办,可那时候我根本不熟悉那种术语。轮子代表整个印度文化为之执着不放的生死轮回。千百年来,无数人都做着同一件事情:试图停住轮子。他不是在谈论牛车的轮子--那很容易停住。事实上,要它不停地跑,倒是很困难的。

  那里没有路--不仅在当时,甚至现在也没有!去年我的一个远房兄弟来访问社区,他说:「我希望把我的全部生命都带到你的脚下来,可是真正的困难在于路。」

  我说:「还没有路吗?」

  差不多五十年都过去了,但是印度就是那么个国家,在那里,时间是静止的,天晓得钟是什么时候停的?但是它不前不后正妤停在十二点钟,两个指针并在一起,真是妙不可言,钟确定了正确的时间,无论是什么时候确定的--肯定在几千年以前,无论是什么时候确定的那个钟,不是碰巧,就是被哪个计算器化的智慧,停在十二点钟,两个指针并在一起。你不能把它们看做两个,你只能把它们看作一个,或许那是夜里十二点钟吧……因为这个国家暗无天日,漆黑一片。

  「我的上帝,」那个人对我说:「就因为路的问题,我不能把全家人都带来见你。」或讦就因为路的问题,他们将永远见不到我。那时候没有路,甚至今天也没有铁路通过那个村庄。它是真正贫穷的村庄,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,它更加贫穷。

  我当时无法理解为什么我的那那一定要坚持。或许是小车--因为没有路,它发出的声音大吵了。它的每个关节都在嘎吱作响,而他正在忍受痛苫,所以他自然希望停住轮子,可我的外祖母却在笑。现在我知道她为什么笑了,他在谈论印度人所执着的生死问题,象征性地称之为生死轮回--简而言之,就是轮子,不停地转啊转啊。

  在西方世界,只有尼采有足够的瞻量和疯狂提出永恒循环的想法。这是他从东方人所执着的想法中借来的。他对两本书印象极为深刻:一本是《摩奴法典》,现在叫《摩奴诗选》,它是印度教最重要的经典。我恨它!你们能理解它的重要性。我不可能恨任何寻常的东西。它异乎寻常地丑陋。有些人我一看见他就会彻
底忘记非暴力,摩奴就是其中之一;我会一枪把他干掉!他罪有应得。

  《摩奴法典》,为什么我说它是世界上最丑恶的书呢?因为它把男人和女人划分为二。不仅是男人和女人,它还把人类划分成四个阶级,而且没有人能跨越阶级。它创造了一套等级制度。

  你们肯定会感到吃惊,要加道希特勒的桌子上也总放着一本《摩奴法典》,桌子就在他的床边。他对那本书的尊敬甚于《圣经》,现在我能知道我为什么恨它了。我在我的图书馆里连一本《摩奴法典》部没有放,虽然别人至少送过我一打,但是我全烧了。对它只能这样,当然,我是以尊敬的态度把它烧掉的。

  尼采爱这两本书,而且立刻借用它们的思想,第一本是《摩奴法典》,另一本是《摩诃婆罗多》,就卷数而言,这本书或许是最伟大的书了;它简直巨大无比!就卷数而言,我认为《圣经》、《古兰经》、《法句经》、《道德经》根本不能相比,如果你们把它放在《大下列颠百科全书》旁边,你们就能理解我的话了,跟《摩诃婆罗多》相比,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》只算小书而已.它的确是一部巨著,但是很丑恶。

  科学家们十分清楚地知道,过去在地球上曾经有过许多体型硕大无明的动物--差不多像山似的,但是非常丑陋、《摩诃婆罗多》就属于那一类动物,你不仅在其中找不出任何美,而且如果你深入挖掘的话,你肯定会不时地从这座山里发现老鼠。

  那两本书对尼采的影响极大,或许对尼采的工作责任最大的莫过于那两本书了。一本出自摩奴,《摩诃婆罗多》是广博写的。我必须承认两本书都做了大量工作,肮脏的工作!最好这两本书当初压恨就没有被写出来。

  尼采以极大的尊敬将这两本书铭记住心,你们肯定会感到吃惊--吃惊是因为这就是耶个自称「反基督」的人,但是不要吃惊。那两本书就是反基督的,事实上它们反一切美好的事物:反真理,反爱,尼采爱上它们并非巧合。虽然他从不喜欢老子或者佛陀,他却喜欢摩奴和克里虚那。为什么?

  这个问题很有意义。他喜欢摩奴是因为他爱等级制度的思想,他反对民主、自由、平等:简而言之,他反对一切真正的价值。他也爱广博的书《摩诃婆罗》,因为它包含只有战争才是美丽的概念。他有一次在给妹妹的信中写到:「此刻我被无尽的美所包围。我从未见过那种美。」别人会以为:他进入伊甸园了,其实不然,他在观看阅兵式呢。阳光在他们的刺刀上闪耀,被他称之为「我听见过的最美好的声音。」的声音既不是贝多芬,也不是莫扎特,甚至也不是华格纳,而是德国军人列队前进的皮靴声。

  华格纳是尼采的朋友,不仅如此,还有更多故事:尼采一度爱上朋友的妻子。他至少应该想起那个可怜的人……但是没有,他想到的既不是贝多芬,也不是莫扎特,也不是华格纳,谁也此不上从德国军人的皮靴下传来的美妙音乐。对他来说,阳光下的刺刀和行军的声音才是美的终极体现。

  伟大的美学!不过要记住,我并不是一个这么反对尼采的人,每当他接近真理时,我都欣赏他,但真理是我的价值标准和尺度,「阳光下的刺刀」以及「行军的皮靴声」--当他偏离真理的时候,那么无论他是什么,我都会用刺刀砍他的头。那将大有可观:刺刀、尼采的头被砍掉的声音,以及美丽的血遍地流淌……这就是他的门徒--希特勒所作的。

  希特勒从尼采那里得到摩奴的思想。希特勒不是一个自己能找到摩奴的人,他是一个侏儒,尼采当然是个天才,只不过是个误入歧途的天才,他是一个原本可以成佛的人,但可惜的是,他死的时候仅仅是个疯子。

  我刚才跟你们谈到印度人所执着的问题,提到那个问题,便想起了尼采。他在西方首次承认「永恒循环」的观念。但是他不诚实,他不说那个观念是借来的。他假装是原创者,要假装是原创者太容易了,非常容易,不需要有多少智慧。然而他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。他从未把他的天才用于发现什么,他把它用于借取,从普遍不为世人所知的原始数据中借取、谁知道《摩奴法典》呀?谁关心这个?摩奴五千年以前写的书。谁又管《摩诃婆罗多》?那么大一部书,除非有人真的想发疯,否则谁去读它。

  不过真有人连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》也读。我就认识那么一个人;他是我的私人朋友。此时此刻我的确应该至少想起他的名字。他可能还活着........那是我我唯一恐惧的,不过那也没有理由害怕,就因为他只读《大不列巅百科全书》。他绝对不会读我所说的东西--绝对不会,绝对不会。他没有时间。他不仅读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》,还要记忆--那就是他的疯狂所在。不然的话,他看起来十分平常。当你一提起什么事是他百科全书里的内容,他立刻就变得不同寻常了,开始一页又一页、一页又一页、一页又一页地引证。他才不管你是不是想听。

  只有那种人才会读《摩诃婆罗多》,它是印度教的百科全书,让我们管它叫「印度百科全书」吧!自然,它肯定比《大不列巅百科全书》更大。英国只不过是英国,还不如印度的一个小邦大呢。印度至少有三打那么大的邦,而且那也不是印度的全部,因为印度的一半现在是巴基斯坦,如果你们真想要印度的整幅图画,那你们就得再添一点东西上去。

  缅甸一度也是印度的一部分。直到本世纪初,它才和印度分离。阿富汗一度也是印度的一部分;它几乎是一块大陆。所以《摩诃婆罗多》,「印度百科全书」,必然千倍于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》。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》只有三十二卷,那算不了什么。如果你们把我所说的话汇集起来,比那还要多呢。

  有人计算过。我不能肯定,因为我从来不做那种烂事儿,不过他们估计我迄今为止已经写了二百三十三本书了。大棒了!--不是说那些书,而是说计算它们的人,他应该等着,因为还有许多仍然是手稿,还有许多别的尚未从印度语原文翻译过来。把所有那些都收集起来,真会成为一部「罗杰尼西百科全书」,但是《摩诃婆罗多》比它更大,而且将永远是世界上最大的书--我指的是卷数、重量。

  我之所以提到它,是因为我刚才谈到印度人所执着的问题。整部《摩诃婆罗多》不是别的,就是把印度人所执着的问题以长篇大论、鸿篇巨帙写出来,说的就是人不断地再生、再生、再生,永不休止。

  那就是为什么我的外祖父说「停住轮子」的原因。要是我能停住轮子的话,我就会把它停住,不仅为他。也未世界上其它每一个人。我不仅会停住它,我还会把它彻底摧毁,这样就永远没有人能够再去转动它了。但是它不在我的掌握之中。

 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个困扰人的问题呢?

  在他去世的那一刻,我觉知到许多东西,我将把我在那一刻所觉知到的东西一一讲给你们听,因为那决定了我的整个人生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