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,自在平衡自己

第十二章 左右腦之爭

 

  除非能解決內在的左右腦之爭,

  否則你根本不可能和平地去愛——完全不可能

  因為內在的鬥爭會投射到外在。

 

  問:男性(male)或女性(female)在本質上意謂著什麼?

  男性或女性比較是心理上而非生理上的。一個人的生理也許是男性,但心理上也許不是男性,反之亦然。確實存在盛氣淩人的女人,而且很不幸,這些好鬥的女人正在與日俱增。婦女解放運動完全奠基在那些好鬥女人的頭腦上;女人一旦好鬥就不再是女性化了。

  聖女貞德不算女人,耶穌則算。聖女貞德在心理上是男人,她的作風基本上是好鬥的,但耶穌完全不好鬥。他說:「當你的左臉頰被打一巴掌,你必須伸出右臉頰,再給他打一巴掌。」這就是心理上的無侵略性。耶穌說:「不抵抗邪惡。」即使邪惡也不必反抗!不抵抗是女性優雅的本質......

  科學是男性的,宗教是女性的。科學是一種征服自然的努力;而宗教是一種放下,讓自己融入自然。女人知道如何去消融合。每一位真理的探求者都必須知道如何融入自然,如何與天地合一、順流而下,沒有堅持、抗爭......你愈來愈靜心,你的能量會變得沒有攻擊性,暴力消失,愛產生了。你不再熱衷於權術,反而是熱衷於臣服的藝術。所以陰柔的心理學是女性的。

  瞭解陰柔的心理學就是了解靈性的心理學,至今這方面尚無任何成果,當今名為心理學的都是男性的心理學。所以他們持續以白老鼠為研究物件,以此推論人類的行為。

  想學習陰柔的心理學,最好以神秘家為例——他們就是地道的範本。你得向芭蕉禪師、臨濟、佛陀、耶穌、老子學習。你得向他們學習,因為唯有透過他們的瞭解,你才能領悟陰柔的巔峰與化境。

 

  問:男性的頭腦與女性的頭腦有何差異?

  現代的研究發現了很重要的事實,那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成就之一——你並非只有一個頭腦,你有兩個頭腦。你的大腦被一分為二:左腦和右腦。右腦連結了左手,左腦連結右手——呈現一個交叉狀態。

  右腦是直覺、非邏輯、非理性、詩意、理想主義、想像力、浪漫、神秘、靈性的。左腦則是邏輯、理性、數學、現實主義、科學的、計算的。

  這兩半球時常處於衝突,世上最根本、最驚人的政治就在你裏頭。或許你沒察覺,否則真正要解決的事就在這兩個頭腦之間。

  左手與右腦是相關的——直覺、想像力、神秘、詩意、靈性的————但左手卻備受遣責。社會是右手傾向的——右手意謂著左腦。有一成的小孩是天生的左撇子,但他們被迫變成右撇子。左撇子小孩基本上是非理性、直覺、非數學、非歐氏幾何的......他們會危及社會,所以被迫一律使用右手。那不單是手的問題,那是內在的政治問題:左撇子小孩透過右腦運作的,但這是危險的,是社會所不容的,所以要防患未然。

  我懷疑最早的情形是平分秋色的——左撇子、右撇子各占一半——但世界被右撇子統治太久,使得左撇子的比例降至一成,右撇子升至九成。甚至你身上也有許多不自知的左撇子的成分。以右手寫字、工作的人或許是從小就被迫養成的,這是詭計,因為一旦使用右手,你的左腦就開始運作。左腦是理性的,右腦是超理性的,它不如數學般嚴謹,而是靠靈感、直覺運作,很優雅——但卻是非理性的。

  弱勢的左撇子族群承受了最大的壓迫,處境比黑人、窮人還不如。瞭解個中差異就能瞭解更多事情。就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來說,無產階級是用右腦的:窮人比較倚靠直覺。看看原始民族,他們比較富直覺;愈窮的人智力就愈低,無法於理性的世界與人競爭。就語言、理性、算計而言,他就沒那麼分明,幾乎像傻瓜,也許這就是他貧窮的原因。有錢人用左腦,事事精打細算、處心積慮,為人狡猾、機伶、有邏輯,還會計畫。也許這就是他富有的原因。

  這也能用在男女身上。女人是右腦的一群,男人是左腦的一群。女人被男人統治了好幾世紀,現在有一些女人在反叛,但令人驚訝的是,這些人是一群理性、好辯、務實的男人婆。或許有朝一日,就如俄國和中國的共產主義革命一樣,美國的女人也能擊敗男人。一旦她們成功,女人將不再是女人,她們會變成左腦取向的人。為了抗爭,一個人得處心積慮。對抗男人就得像個男人:好鬥。世界各地的婦女解放運動都看得到這種好鬥的氣氛。

  婦女解放運動的那群女人極具攻擊性,毫無優雅和源於直覺的部分可言了。想打擊男人,你就得學會同樣的伎倆;想要打擊男人,你就得以牙還牙。與人鬥爭很危險,因為你變得像敵人,那是人類最大的難題之一。一旦與人鬥爭,你也會使用相同的手段,步上同樣的後塵。那麼敵人也許被你打敗,但屆時你也成了自己的敵人......只有表面改變,其實衝突還在繼續。

  這種衝突發生於人的內在,解決問題只能從那裏下手,別無他法。那場政治鬥爭在你的內在,在左腦和右腦之間。

  左右腦之間有一個很細微的紐帶,如果因為某些意外、某些生理缺陷或其他因素而導致斷裂,那麼此人會分裂成兩個人——形成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性人格。如果這個異常脆弱的紐帶斷了,那麼你將一分為二,行為會判若兩人;早上的你美得像愛心天使,晚上卻成了兇神惡煞,樣子全變了。你記不得早上的你......怎麼可能記得?那是另外一個頭腦的傑作——結果是兩個迥然不同的人。若這紐帶堅固到兩個頭腦消融而合一,然後整合、結晶、揚升,那就是葛吉夫(George Gurdjieff)所謂的「本性的結晶」(crystallisation of being),那就是這兩個頭腦的合一,內在的男性與女性的合一、陰陽合一、左右合一、邏輯和非邏輯的合一,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的合一。

  若能瞭解這個根本的分歧,你就能瞭解一切持續中的衝突——你的內在與外在的衝突。

  女性的頭腦有其優雅,男性的頭腦有其效率。若兩者鬥爭不休,優雅一定會輸,有效率的頭腦會贏,因為世界瞭解的是數學而非愛的語言。然而一旦效率獲勝,你也輸掉某些無價的東西:輸掉與自己的存在的連結。也許你很有效率,但卻不再是真實的人,而是一具機器、機器人。

  因為男女之間有不斷的衝突。他們分不開,不得不再三進入關係——但他們也無法一直共處。這種鬥爭不是外在的,而是你內在的發生。我的瞭解是:除非能解決內在的左右腦之爭,否則你根本不可能和平地去愛——完全不可能——因為內在的鬥爭會投射到外在。若你的內在在鬥爭,而你認同左腦、理性的那一半,那你會竭力打敗右腦,對與你相愛的女人重複同樣的行為;如果一個女人不斷與自己內在的理性鬥爭,她也會不斷與她相愛的男人鬥爭。

  幾乎所有的關係都是醜的——例外的不算,那無關緊要。起先他們很美,因為一開始只是在偽裝,並沒有真實表現自己。一旦關係穩定,你會鬆懈,內在的衝突便浮現,開始反映在你們的關係中。然後鬥爭出現,千方百計地互相挑剔、相互破壞。結果同性戀便更吸引人,因為最後得兩個男人相愛才不會衝突不斷。這種愛的關係或許不是那麼令人滿足、喜樂,那麼高潮迭起,但至少它不像男女關係那麼醜。當衝突太多,女人就成了女同性戀,因為至少兩個女人的衝突不會那麼深,同路人相遇能相互瞭解,確實有瞭解的可能,但吸引力卻消失了,兩極性消失——這個代價很大。有可能相互瞭解,但緊張、挑戰全沒了。選了挑戰就會有衝突,但真正的問題出在你的內在。除非你靜下來,男性與女性的頭腦達到深深的和諧,否則你沒有能力去愛......

  現代頭腦的難處都在這裏:所有的關係都愈來愈隨便。人們害怕任何承諾,因為辛酸的經歷至少讓他們知道——一旦與人過度連結,真相就會爆發,對方開始映現你的內在衝突,於是生命變得醜陋、可怕,令人無法忍受......

  袖手旁觀或許會美得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樓,然而一旦接近,它就開始蒸散、消失。一旦落入便是禁錮,切記,這禁錮源於你的內在而非別人。

  若一直受左腦支配,你會過得很成功——成功到潰瘍會在四十歲時尾隨而來;四十五歲時至少有一、兩次心臟病發作;五十歲時幾乎死掉——功成名就地死掉。你也許是偉大的科學家,但絕不是偉大的生命。你或許囤積了足夠的財富,但你也失去一切有價值的。你或許像亞歷山大征服全世界,但你內在的領土依然是不毛之地。

  引人注目的事物很多都依循著左腦的模式——那就是世俗的頭腦,它更關心:車子、金錢、房子、權力、聲望。那就是男人的取向,在印度稱之為「grustha」——一家之主。

  右腦則是求道者(sannyasin)取向,它更關心自己內在的存在、平靜、喜樂,比較不關心外在的事物。有了很好,沒有也很好。他比較關心當下,比較不關心未來;比較關心生命的詩意,比較不關心需要算計的方面......

  遵循算計是一種途徑,遵循夢想是另一種途徑,這兩者完全不同。幾天前剛好有人向我問道:「有妖魔鬼怪之類的東西嗎?」若透過右腦在運作就有,若透過左腦運作就沒有。

  每個小孩都是左腦取向,他們無不看到妖魔鬼怪,但大人卻總是把他們逼到角落,告訴他們:「無稽,你這個傻瓜,哪兒來的妖怪?什麼都沒有,只不過是影子罷了。」無助的小孩便漸漸被你說服,於是他從右腦取向變成左腦取向,一定的,因為他得活在你們的世界,得忘掉所有的夢、神話、詩意,學會算計。他當然變得處心積慮,結果幾乎終生麻木不仁。存在與他漸行漸遠,他好像市場裏的商品,一輩子殘廢......儘管在世人的眼中是有價值的。

  門徒則透過想像力,透過心中夢想的品質而活,透過詩、為生命寫詩而活,他以夢想來看世界。草木在他們眼中更綠,小鳥也更美,尋常的沙礫好像鑽石,平凡的石頭不再平凡——一切都不再平凡。從右腦來看世界,萬事萬物都是神性的、神聖的。宗教源於右腦。

  有個男的和朋友在咖啡廳喝茶。他端詳著杯子,歎息說:「唉!吾友,生命就像一杯茶。」

  他的朋友想了半晌,說:「為什麼?為什麼生命像一杯茶?」

  那男人回答說:「我怎麼知道?我又不是哲學家?」

  右腦只會描述現實,不會給你理由。如果問「為什麼?」它只會沉默不與。當你讚歎路邊的一朵荷花:「好美!」——若有人問「為什麼?」你會如何?你會說「我怎麼知道?我又不是哲學家?」那純粹是陳述,本身就是圓滿的,沒有任何原因和的結果,它只是事實的陳述......右腦是詩意和愛的。深刻的轉變是必要的,那是內在的蛻變。

 

  問:你能進一步談談女性頭腦的特質嗎?

  女性頭腦有兩個特質,是正面的和負面的。正面的是愛、負面的是嫉妒;正面的是分享、負面的是佔有;正面的是等待、負面的是昏沉,表面看似等待,實則昏沉。

  男性頭腦也一樣:男性頭腦有探詢和不斷找尋的正面特質,而負面特質是時時懷疑。你可以不抱持懷疑地探詢嗎?那就是正面的;你也可以是毫無探詢的懷疑者,只是坐著懷疑。

  男人另一個正面的特質是安然地找尋,負面的是焦躁不安。因為焦躁不安,他就不必有任何找尋。其實你能從不安跳到安然,這種能量、衝動可以有所作為——把這份衝動用在無為、靜心上。

  負面的必須服務於正面的,每一種特質都有這兩面,有正必有反。太關注負面的會失敗,多關注正面的則會達成。

  無論男性女性都得這麼做。那麼世上最美妙的現象就會降臨——沒有分裂的人,個體、統一體,井然有序的內在宇宙。那是交響曲,所有的音符都相輔相成,沒有絲毫的雜音,而是將旋律和音色貢獻給整體,它們一同構成整體,沒有違逆整體;它們不再是零碎的片斷,完全浸淫在一個統一體中。

  

  問:男人和女人誰比較愚蠢?

  告訴你一則趣事:

  有個男的對他的女人說:「為何上帝創造了你們這些美麗的女人?」那女的說:「這樣男人才會與我們墜入情網。」

  那男的說:「那上帝為何把你造得如此愚蠢?」那女的說:「這樣我們才會與你們墜入情網。」

  其實愚蠢是不分性別的,它出現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。

  

  問:女人比男人更有勇氣嗎?

  當然,這些男人只是嫉妒,毫無勇氣可言。女人更有愛,因為她不透過邏輯、理性過活,而是透過純粹的情緒和心過活。

  心的途徑很美卻很危險;頭腦的途徑方式雖平凡卻很安全。男人選了最安全、最便捷的途徑過活;女人選了最美卻最難、最危險的情感、情緒、心的途徑過活。只因為至今世界還統治在男人的手中,所以女人深陷水火之中。女人無法適應這個由男人按理性和邏輯建構的社會。

  女人要的是屬於心的世界。

  這個男造的社會沒有心的容身之處。男人有必要學習更有心一此一一,因為理性已經使全人類步上全球性的自殺之路,毀了自然與生態的和諧。理性引來出色的機器卻毀了美好的人性。在任何方面,多用一點心是有必要的。

  就我而言,前往你存在的核心,心的途徑比頭腦的途徑更近。向外走,頭腦是捷徑,心則是很長遠的路;向內走就恰恰相反-心是通往存在的快捷方式,頭腦則是你想得到的最遠的路。

  所以我完全贊成愛,因為從愛開始很容易把你帶往靜心、你生命的永恆與神性,從頭腦開始則很難。人必須先來到心,然後才能走向存在。

  我強調愛是基於靈性上的理由。既然女人可以從心立刻出發,那麼男人也能毫無困難地走向心,只是男人受了不當的教化,那只是一種制約。他被教以剛毅、堅強,要有男子氣概,這些都是胡扯。沒有男人會讓他的悲傷或喜悅透過淚水流動,因為他從小就被教說淚水屬於娘娘腔的女人,男人絕不能哭泣。

  這在自然的眼光下根本是荒謬,若自然果真這麼安排,那麼男人的眼睛構造會迥然不同,他們的眼睛不會有淚腺。然而他們和女人一樣有淚腺。

  那些眼淚的目的為何?它們是一種必須且很重要的語言。有時你講不出話,但淚水可以表達;或許你喜不自勝地留下眼淚。淚水總是經驗不勝負荷的象徵,也許你悲傷得無法言語,淚水能幫你表達。女人比較少發瘋的原因之一是女人喜歡哭,她們可以隨時傾泄,天天都能發瘋一下。

  總是在囤積的男人總有一天會大規模決堤;女人發瘋則是化整為零,那比較聰明,天天清算,何苦囤積?

  男人自殺率比女人高,這很奇怪,提到自殺的女人遠比男人多,但她們根本不自殺;從不提自殺的男人卻有更多人自殺,數量是女人的兩倍。男人不停壓抑,一直戴著虛偽的面具,但事事都有限度,當事情超出能力範圍,一切就崩潰了。

  必須教男人更有心一點,因為從心可以走向存在,心是必經之路。女人則比較優勢,她能直接由心走向存在。然而男人不識女人這個絕妙的特質,反而不斷譴責女人。也許是因為,他發現女人占了某些優勢——愛的優勢。邏輯無法高於愛,頭腦無法高於愛。但頭腦可以很殘暴,這就是它自古以來的行徑。

  男人一直在打擊、壓制、譴責女人,不知道那只會貶低她們,奪去一半人類的意識提升。結果男人也被剝奪了,因為男人也得從宇宙的另一半學習提升的藝術。男人也能以相同的方式、途徑提升。所以我常說,女人的解放也是男人的解放,女人的解放更能解放男人。

  沒錯,女人有更多愛,但她們也該察覺到另一面。男人有邏輯的頭腦,它的另一面是不合邏輯,那不危險,是可以修正的錯誤,如此而已。所以我說心的途徑很美卻很危險。

  愛的另一面是恨、嫉妒。因此如果一個女人陷入恨與嫉妒,那麼愛將蕩然無存,她的雙手只會剩下毒藥,然後毒化自己和周遭的所有人。

  想當愛人就得更警覺,因為你有可能跌入旁邊那條恨的陰溝。每一個愛的高峰都靠得很近,恨的深淵則圍繞在四面八方——很容易就跌下去。

  所以有那麼多女人決定不去愛;也許這就是那麼多男人決定活在腦袋裏的原因,把心忘得一乾二淨......因為心很敏感、很容易受傷,它的心情有如氣候之變幻不定。

  真的想學習心的藝術的話就得記住這些,必須使他的愛免于墮落於恨、嫉妒。否則根本不可能走向存在——比從頭腦開始更不可能。

  女人必須摒棄嫉妒、恨。男人必須摒棄邏輯,讓自己有更多的愛。

  邏輯有其實用價值,對科學工作有用,但人際關係則否。男人得小心,邏輯不是他的唯一途徑,它只是用完就放一邊的工具。女人得覺知自己沒有墮落到恨、嫉妒和憤怒的泥淖,因為這些會毀了她最珍貴的愛。他們倆都要深入愛,愈深入就愈靠近存在。

  存在並沒有很遠,愛的最深處就是存在,那是一種純淨無染、沒有制約的愛。若愛是絕對警覺、覺知、有意識的,它會產生驟變,打開存在最深處的聖殿。

  到達你的核心就是得到生命能給你的一切——所有的芬芳、美,所有的喜悅和祝福......

  女人當然更勇敢。世上的一切文化裏都是女人嫁到夫家而離開娘家。她離開父母、朋友、家鄉,離開一切她所愛的,離開與她一同成長的,為了愛犧牲一切,這是男人辦不到的。

  事實上,因為男人向來自視甚高,所以這應該讓他來做才對。應該是他嫁到女方家,而不是把女方娶進門。但這不曾發生在史上的任何一種文化、社會——男人拋棄他的家庭,拋棄他的背景、環境,犧牲一切,讓自己成為全新環境、土壤,融入全新開墾的花園——在嶄新的土壤裏開花結果——女人已優雅地實現了這一切。

  她更勇敢是無庸置疑的。

  在愛與各個面向......她以一個母親在愛,這是父親做不到的;她以一個妻子在愛,這是丈夫做不到的。即使小女孩也是以一個女兒在愛,這是小男孩做不到的。

  愛是女人的全部生命。

  生命對男人而言是大事業,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。為了金錢、權力、聲望,他可以犧牲愛——愛可以是任何事物的祭品。女人無法這麼做,因為愛是至高無上的,除了愛,什麼都能犧牲。她確實很勇敢,男人必須多多向女人學習。

  若使關係變成一種互相體驗的學習現象——不只是膚淺的性關係,而是更深刻、更親密,學習彼此的奧秘——那麼每一份關係就成了崇高的精神現象,雙方都會因而更富饒,社會也會因而更富饒。

  問:為何女人至今還沒解放?

  一個原因是她們無法同心協力:她們同情男人。她們不會同情別的女人,她們只會嫉妒別的女人——若她穿得更好、打扮得更美,若她有好車子、好房子。她們之間的關係就只是嫉妒。

  女人都在互相嫉妒,當然是她們被奴役的一個基本原因。她們無法凝聚力量,否則這足足一半的人早就自由了,只要她們願意,沒有人會阻止的。她們是自己的敵人。

  每一個女人都要記得:男人極其狡猾地分化你們,使你們無法形成一股力量。你們相互嫉妒,毫無同情和憐憫;你更同情男人——當然是別人的男人,不是你的男人!

  

  問:嫉妒是什麼?為何它這麼傷人?

  在自己、別人,特別是關係上面,嫉妒是最普遍的心理無知。

  人們以為自己知道愛——他們根本不知道,還誤解嫉妒是愛引起的。人們以為「愛」表示某種壟斷、佔有,不瞭解生命的一個明顯的事實:佔有一個生命,你就是殺了他。

  你無法佔有、掌握生命;想擁有,你就得放開雙手。

  但事情很久以來走岔了,這使我們深深地認為愛與嫉妒是分不開的,兩者幾乎成了同一個能量。例如,你的愛人去找別的女人會令你嫉妒、煩惱。但我告訴你,不嫉妒的話,你會覺得更糟——你會以為自己不愛他了,因為愛他就會嫉妒。

  愛和嫉妒已然混為一談。其實兩者是天壤之別的。一個會嫉妒的頭腦不會有愛,反之亦然,一個有愛的頭腦不會嫉妒。

  

  問:幾天之前,我終於能面對自己的頭號惡魔:嫉妒。我全心去接受它,得到的結果是愉快和感激,還充滿了能量。我從這個經驗學到什麼?要如何才不會再被嫉妒佔領?

  這個經驗對你很有意義。一個關鍵性的經驗能完全改變一個人的能量。

  昔曰葛吉夫首次從他的門徒身上發現——個性(characteristic)是他們的頭號敵人,因為這號敵人含有重要關鍵,不瞭解的話,它是有毀滅性的,否則它會帶來轉化。

  你面對了嫉妒。嫉妒是人類意識中最危險的元素之一,尤其是女性的頭腦。赤裸地面對你的頭號敵人,沒有粉飾和自圓其說——說自己是對的,因為情不得已才會嫉妒等等——不以任何滿足自己的方式打圓場。

  自圓其說會使嫉妒變本加厲,而且你也感受不到現在的能量,它會一直被嫉妒吸納,還是嫉妒的一部分,並不時借機發揮——找藉口。但因為你沒有給它任何解釋......沒有合理化,只把你的嫉妒當成事實看待......並接受它。它與你有關,與別人無關,世人不必為它負責。

  所有的藉口都在捍衛嫉妒。

  你做得很好,只因為靜靜地觀照,結果嫉妒就消失了。

  那就是我多年來一直說的,不必做什麼,只要像鏡子一樣面對問題,沒有評判。

  因為那是你的頭號敵人,所以它有很多能量。現在它消失了,所以能量得到解放。所以你覺得更鮮活、更有愛、更有感覺。你對嫉妒善加處理,所以能量得以釋放。你與嫉妒奮鬥了多年,現在你已找到鑰匙。

  下次嫉妒一來就立刻逮住它。這種對待頭號敵人的方式也能用在所有侵犯頭腦的敵人,它們比較微不足道,甚至一下就消失了,它們沒有太多能量。

  一旦有了多餘的能量,問題一定會出現——如何使用這些能量?先前它為嫉妒所佔用,現在則遍佈全身。你更有感覺、更有愛。

  把它展現出來——跳舞、歡唱、愛,想怎樣就怎樣!

  

  問:請你談談佔有。

  沒有比將生命貶為物品更糟的事了,那就是所謂的財產。只有物品能夠被佔有。你可以與一個生命交流,分享你的愛,分享你的詩、美、身體、見解,你可以與對方分享,但是你不能把他拿來買賣、討價還價,你不能佔據一個男人或女人,但這卻是世人不遺餘力的。

  結果就是這個名為地球的瘋人院。你拚命佔有——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,因為那是事物的本質。所以才會引來不幸,你愈想佔有一個人,那個人就愈想擺脫你,因為自由、成為自己是天賦人權。

  你在侵犯別人的隱私,那是世上唯一的聖地。以色列不算什麼,麥加亦然,聖地的真義是一個人的隱私——他的獨立性,本然的存在(beinghood )。

  你若愛一個人,你絕不會侵犯他,絕不會像偵探去偷窺別人的隱私,而是尊重。但只消瞧瞧所謂愛人——夫妻、男女朋友,他們隨時都在借機侵犯對方的個人世界,他們不想對方有任何隱私。為什麼?

  他們唯恐對方能獨立自主,擁有隱私和個體性,因為對方或許明天就不再愛他——因為愛對他們而言不再是停滯的;愛是當下的,和永久與否無關。也許它會海枯石爛,然而愛基本上是當下的現象,若下一刻發生是你的福氣;若沒有發生也得感激,因為至少它發生過。

  保持敞開:也許它會再發生——不是與此人就是與別人。重點不在人,重點在愛本身;愛應該連綿不絕。

  但愚蠢的人開始想:「要是掌控不了他,我會因為沒有愛而一輩子挨餓。」但人們不知道,想掌控對方一生才會挨餓。這樣得不到愛,從奴隸身上得不到愛。你無法從財產得到愛——無論是椅子、桌子、房子還是傢俱,你都得不到愛。

  你只能從你所尊重的獨特自由之人身上得到愛。因為對方的自由,愛在這一刻發生了。不要讓佔有、執著、法律的束縛和婚姻來破壞了愛。讓對方自由,也讓自己保持自由,別讓任何人佔有你。

  佔有或被佔有都是醜的,被佔有,你就喪失了靈魂。

  愛人只有在未進入固定關係時才會相愛,關係一穩定,愛就消失了;關係一穩定,愛就被佔有取代。

  他們還稱之愛,但你騙不了存在,光是賦予愛的名義無法改變什麼。目前它是恨、不是愛;是恐懼、不是愛;是適應、不是愛;是承諾、不是愛。它可以是任何東西——但卻不是愛。

  瞭解愈深,你就愈清楚人們所謂的愛和恨並非兩回事。稱它們為「愛和恨」根本是語言上的謬誤。今後的心理治療和著作至少不會再將「和」夾在兩者間,其實最好把它們變成一個詞:「愛恨」——它們是同一事物的兩面。

  

  問:我和一個喜歡和別的女人在一起的男人同居了一年,我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的嫉妒。

  這一直使女人為難,除非她也開始去愛人,否則就無法避免。你不可能阻止男人這麼做,這種行徑也是醜陋的,你會毀了他的幸福。那麼他會對你報復,不再那麼有愛。想支配並使他動彈不得,他會窒息。

  問題是自古以來,這就是男人的生活方式,女人不曾如此過活——這有幾個原因。一是,古代有小孩的問題,女人只要懷孕就麻煩了——保障、開銷及一切;二是,男人要女人保持純潔的處女身,永遠只愛一個人。男人抱持雙重標準:對女人是一套,對自己是另一套。女人必須純潔、奉獻、臣服:而男人呢?俗話說:「本性難移。」

  男人為自己保住一切自由。過去是因為他掌握了財源才能這麼做,他掌握財政大權,他受過教育、有工作;女人沒有工作,也沒受什麼教育。她的世界只限於家裏,與外界隔絕,幾乎不可能談戀愛;起碼要一些接觸才能和某人談戀愛。男人用高聳的萬里長城把女人圍住......回教徒向來就不准他們的女人露臉,也不能與任何男人說話。如此久遠的壓抑已滲入骨髓。

  但時代已經變了,時下的女人已接受教育,可以像男人一于自由去工作。她能接觸任何人、談戀愛、享受生命。懷孕也不再是問題,避孕藥已帶來很大的自由。但來頭不小的舊觀念總是梗在那裏——數千年的制約,你的母親、祖母及先前的所有女人都受到制約,所以你也被這些制約滲透。

  所以難題勢必存在,很有意識才能拋棄它。只有兩種可能:一種是繼續苛責你的男人,就像自古以來的女人一樣,但那是徒勞的;愈苛責,他就愈投向別人的懷抱,他會嫌棄你,另尋不會苛責他的新歡以為慰藉。這不僅無濟於事,還帶來負面影響。

  另一種是:鼓起勇氣告訴他,若他喜歡這樣,請他記住你也能如法炮製,不能有雙重標準!如果他去愛別的女人,那麼你也去愛別的男人;你愛他同時也愛別人。只要跟他說清楚,如果他怕了,若他是善嫉之人,他會說:「下次不會了。」——然後事情畫下句點——不然也不必擔心,因為你也開始流動,這沒什麼不對!

  我不是說男人犯了什麼錯,我只是說:不應有雙重標準,應該一視同仁。而且每一對伴侶都得定下一個單一標準,那是承諾。要嘛你們決定長相廝守,維持一夫一妻的關係——很好,若你們的決定是出於心甘情願、幸福和喜悅......如果不可能——若有一方說:「我寧願有自己的自由。」——那麼你也要有自己的自由!有什麼好悲哀的?會悲哀是因為他在享樂,而你卻獨守空閨想著他。你也要享樂!

  這不是你個人的問題,這是未來每一個女人的問題。鼓起你的勇氣,在你要行動前告訴他:「這是必然的,別嫉妒。」因為男人甚至更嫉妒,因為他們的大男人自我備受傷害:「我的女人竟然和別人做愛?」他們開始自覺不配當男人,但那是他們的問題。先表明你要的是一個明確的標準;當兩人決定共同生活,那就要有一個明確的行為規範,儘管單獨時沒有任何行為規範的問題。適用於雙方的遊戲規則是必須的。

  所以無論是什麼決定......要嘛他決定不再拈花惹草——那就沒問題!要嘛決定繼續保有他的自由,那麼你也自由了,所以別懦弱,開始行動吧!天涯何處無芳草,何必單戀一枝花?每個人都有別人所沒有的東西,人人都有他獨一無二的品質。

  何不多愛幾個人來豐富你的愛?這其實不是在與愛人做對。根據我的觀察,多愛幾個人會使你會更有愛,你的愛人也一樣——這是個簡單的算術——因為你會愛得更有技巧,你對愛會有許多面向的認知,你會更富裕、更成熟、更圓滿。

  執著於一個人是不成熟的。何必執著?愛是這麼美又富有神性,一切都是神的形式。一旦對方沒有對你著迷,那你何必著迷於他?如果你們互相著迷,那就沒問題。

  一個沒有科學根據的舊觀念說,男人外遇會讓他的女人痛苦,她就不會像以往那麼受疼愛。那是錯的,她不僅不會痛苦,而且會更受疼愛。一個又一個女人使他有了日益深刻的體認:「這有何意義?這些我的女人就有了,而且更親密、誠摯,更值得信任。我何必像乞丐一樣晃來晃去?」他會很渴望你而回家。

  其實現代心理學也建議,外遇始終對婚姻的持續有幫助。沒了外遇,婚姻會變成枯燥無聊的現象,它會變得很沉重——同一個男人、同一個女人、同樣的對話、同樣的讚美,一切遲早都會成為例行公事,不再有感動,一切都是重複的、單調的。

  與他好好談談,講明若他能享樂,那麼你也可以自由,就自由吧!

  自由需要一點勇氣和膽量,但你會嘗到它的滋味。這完全不會干擾你的關係,反倒是增進它。你會停止挑剔,偶爾也和別人在一起的你會停止挑剔。其實女人不行動是因為屆時就沒有資格挑剔;她們享受挑剔——挑剔使她們充滿力量。

  她們也行動就不會使男人有罪惡感。使男人有罪惡感給她們很大的力量,但這是錯的,絕對不要使任何人有罪惡感。愛一個人何必使他有罪惡感?他喜歡怎樣就怎樣!你也該談幾個小小的戀愛,那會解放你們對彼此的束縛。自由的、源于自由的愛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品質和真實的美。

  那麼就沒有衝突、鬥爭、嫉妒之類的東西,而是一種沉穩與寧靜的關係。當你們各自發展幾個新戀情,你們會一直處在蜜月中。相逢總是美的,於是事物便永不腐朽。

  只要一點勇氣......事情就會發生!

  

  問:請你談一談老年的現象,我會很感激的。

  人遲早會老的。我們必須瞭解老年的美、源自老年的自由,瞭解老年的智慧與超然物外,瞭解老年已經超越了年少的愚蠢。

  老年給你一種高度,如果這高度能結合靜心......你會懷疑:那為何虛擲你的青春?為何父母毀了你的童年?何不在一出生就把靜心當成你的第一份禮物?但無論何時得到這份禮物都不嫌太晚,即使是死前的幾個月,若能領悟你的存在的意義,你的一生就沒有白費。

  老年在東方是備受尊重的。子女已成家立業、兒孫滿堂的人若還沉迷、困於生物驅力,這在過去幾乎被視為無恥的行徑。你應該要提升,現在是離開地面,讓其他傻瓜去踢足球的時候了,最好是當裁判,而不是下場去比賽......

  除非你感激接受生命給你的一切,否則你就錯過了要點。童年美好過,青年綻放過,老年有其意識的高峰。但難題在於童年是自然降臨的,但老年則必須很有創造性。

  老年是你自己的創作,它可以是不幸,也可以是慶典;它可以是徹底絕望,也可以是一支舞。這端視你接受存在的程度,無論它給你什麼。有一天它會帶來死亡——感激地接受!

  問:為何我總是害怕變老?

  有好好活過的生命不可能怕死。你要是活過的話就會欣然接受死亡。死亡像休息,像睡一場大覺。如果生命有過高峰、高潮,那麼死亡就是完美的休息和祝福。要是沒有活過,死亡當然帶來恐懼。要是沒有活過,死亡當然就是奪走你去活的時光和一切機會。過去你沒活過,又沒有未來可言:恐懼就是這麼來的。恐懼不是因為死亡,而是因為沒有活過。因為怕死,所以老年也令人害怕,因為它是邁向死亡的第一步。否則老年也是美好的,它是你的存在的成熟、圓滿與成長。你若時時刻刻活著,面對生命的一切挑戰,用盡生命為你開啟的一切機會,對未知的召喚和邀請勇於冒險,那麼老年就是圓滿的。否則老年是一個病態。

  不幸的是,許多人只是馬齒徒長,沒有任何與年齡相仿的成熟,這種老年只是重擔。你的身體老了,但是你的意識依然年幼青澀;你的身體老了,但是你內在的生命尚未成熟。這內在的光明正在熄滅,死亡一步一步逼近,你當然會擔憂、害怕、苦惱不已。

  那些好好活過的人欣然接受老年,因為老年只表示他們到了開花結果的季節,現在能分享任何的成果。

  老年非常美,本應如此,因為生命完全朝它邁進,它應該是顛峰。顛峰怎麼可能發生在生命的起點和中途?如果像許多人把童年當顛峰,那當然會痛苦一輩子,因為你已然登峰造極——於是一切都將衰退、沒落;很多人認為青年是高峰,那麼三十五歲後,你當然會悲傷、沮喪,因為你每天都在失去——不再增長,失去能量,你會漸漸體弱多病,然後死亡找上門來。你的家將由醫院取而代之,這樣你如何高興的起來?不,東方從不認為童年和青年是顛峰,顛峰等在最終的那一刻。

  若生命好好地流動,你會愈爬愈高,而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峰。

  但我們為何不停錯失生命?為何只是老化而不是成熟?一定出了差錯,走岔了,你也冥冥之中接受了這種安排。這份協議必須打破、燒毀,所以我稱那些瞭解了:「直到現在我都錯誤地活著——我只是在妥協,沒有真正活過。」的人為門徒。

  你很小就學會妥協,除了出賣自己的存在,一無所獲,只得到一堆垃圾。為了一些小東西就賣了自己,寧可成為別人也不要成為自己,所以你走岔了。父母要你當大人物,社會要你當大人物,你也同意了。你漸漸決定不再當你自己,從那時起,你就妄想要成為某號人物。

  你無法成熟,因為大人物不可能成長,那是假的。帶上面具的人不可能成長——面具是死的。我的臉孔才會成長,但面具不會。你的面具只會老化,隱藏在面具背後的是沒有成長的你。唯有接受你自己,你才會成長——成為你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。

  玫瑰想成為大象,大象想成為玫瑰;老鷹煩惱到想看心理醫生,因為它想成為狗;狗住院了,因為它想和老縻一樣飛上天。這就是人間,最大的災難就是想成為別人:這樣你永遠無法成熟。

  你永遠無法長成別人的樣子,你只能長成你自己。把「應該」丟掉,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意見。他們的意見算什麼?他們憑什麼?你生來就是要成為你自己,不是去滿足別人的期待——不過每個人都拚命這麼做。父親也許已經不在人世,但你還在拚命實現對他的承諾,而他也曾拚命實現對他父親的承諾,如此等等。這種蠢事很最早就開始了。

  試著去瞭解,鼓起勇氣,掌握自己的生命,你會發現能量在湧現。當你決定:「我要做自己,不是別人,無論代價為何,我都要做自己。」——那一刻你就會看到很大的改變,你會感覺生氣勃勃,能量在你身上悸動。

  除非這樣,否則你會害怕變老。虛擲了生命的你就要老了,之後你還活得下去嗎?死亡一步一步逼近,你卻不曾好好活過?你如何回避這些事實?你一定會活在水深火熱中。你若問我怎麼辦,這些就是我基本的建議。

 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