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鍊金術

第十二章 和諧的課程

  「把你聽到的旋律儲存於記憶之中。」

  「……當你還只是人類時你的耳朵只聽得到偉大聲音的片斷而已。但是如果你傾聽它,要忠實的記住,好讓你聽到的聲音不被遺漏,並且努力的去從那個聲音中學習你四周的神秘的意義。因為當個體擁有了聲音時,在其中個體就存在了。」

  「把你聽到的旋律儲存於記憶之中。」有一些片刻,那是稀有的、獨一無二的片刻,但是仍然有一些片刻你是更接近存在的旋律的。情況也許不同,但是旋律是一樣的。一個小孩追逐蝴蝶、在花園摘花、只是放鬆的躺在草地上,他在存在中感覺到一種和諧、一種旋律。在那一刻,放鬆的躺在草地上、或者是追逐蝴蝶、或者是收集花朵,或者什麼事也不做:只是在岸邊玩著小石頭;在那一刻,小孩全然的與整體合而為一。沒有後悔、沒有否定。小孩接受存在本來的樣子,而他也被存在所接受。

  當你接受了存在,存在也接受了你。當你拒絕時,存在也拒絕了你。存在是你的回音。不論你做什麼它都跟著你做。

  小孩子是接受的。小孩子沒有過去、沒有未來。這一刻、現在這一刻,就足夠了。小孩子存在於此時此地。然後他會感覺到一種和諧;他感覺到了一種旋律。

  那就是為什麼到了後來當你變老時,你就會一直回想著童年;你一直說童年是天堂。為什麼?因為有許多片刻在你全然接受的時候發生了。而小孩子是全然接受的。小孩子開始拒絕的那一刻,他就不再是小孩子了。童年不見了、天堂不見了。

  去回想你童年的某些片刻,那時候你覺得生命是喜樂的、只是存在就是狂喜的。只是存在、只是呼吸,就足夠了。你不需要任何使你變得喜樂的東西。不論你是怎樣的人都足以讓你變得喜樂了。

  收集這些片刻。回想它們、重新再去活它們。有時候要忘掉你的年齡。閉上你的眼睛然後往回走,再次變成一個小孩子。不要只是回想,而是要重新再活一次。再次變成一個小孩子。在你的回憶中,要像小孩子一樣的跑、唱歌、玩耍。只要再次重新播放你的童年,你就會得到一種新的光明、新的覺醒。一種新的生命能量會流過你身上。

  當你變成青年時,你愛上了某人。狂喜又再次出現。你又覺得非常好。沒有什麼不對勁。生命是很好的;每件事都像它該有的樣子一樣。有一個片刻又再度出現。要收集、滋養那種片刻。要一次又一次的進入它們。

  然後當你老了,你坐在寺院裡靜心、或者在清真寺祈禱、或者在教堂中。然後再次真寺祈禱、或者在教堂中。然後再次。

  收集這些片刻,因為它們會使你更有能力、更敏感,你才能聽到天體的更偉大的音樂。它們只是片斷,但是你已經在它們之中聽到了某種超越你的東西。不論情況如何,如果有一種快樂降臨在你身上,要珍惜那種片刻,並且在你的心裡為它空出一片空間。收集這些你偶爾聽到的喜樂音樂的記憶;它會是有益的。

  你無法突然間聽到全部的音樂。你只能在片斷當中聽到它,因為頭腦是那麼小的一個東西。頭腦的口徑非常狹小,而天空是非常大的。你只能看到片斷。但是,要收集那些片斷。在其中創造一種合一,在它們當中感覺合一,你會變得更有能力、更敏感、更活生生,然後才能接受得更多。你會變得更有接受性。

  但是,看看人類的頭腦。它收集悲慘、它收集痛苦、它收集傷痛。它從不收集快樂的片刻。它繼續在悲慘之上收集悲慘。於是生命變成了地獄。那是你收集的東西;那是你看事情的方式。

  你一直說快樂只是短暫的。但是沒有人說痛苦是短暫的、沒有人說苦惱是短暫的。你一直在感覺苦惱是永久的、痛苦是永久的,而快樂只是短暫的。這是錯誤的。兩者都是相似而且相等的。兩者都是短暫的。

  而到最後,相反的說法才是真實的。痛苦會是短暫的,而喜樂會是永恆的。但是現在,對這個頭腦來說,每件事都是短暫的。痛苦來了又去,喜樂也是來了又去。但是你一直在收集痛苦,所以它看起來似乎是永久的;而你從不收集、珍惜與滋養快樂與快樂的片刻,所以它們看起來會是短暫的。

  這是你的選擇。要改變這種選擇,因為如果你收集了太多的痛苦,你就會再收集更多的痛苦。痛苦會增加;你正在幫助痛苦增加。然後你會被痛苦圍繞,到了看不到喜樂的地步。那麼你就會變成一個全然負面的人。

  要做完全相反的事。只有那樣才會對你的靜心有幫助。當痛苦發生的時候,不要收集它。讓它發生,但是不要滋養它。為什麼要一直去談它呢?每個人都在談他自己的痛苦。為什麼要那麼強調痛苦呢?為什麼要對它那麼注意呢?記住一個法則:你注意得太多的事情會成長。注意是幫助成長的元素。如果你注意某件事,它就會長得更大。

  現在,生物學家說如果一個小孩被愛的話他就會長得更大,因為透過愛小孩就得到更多的注意。甚至如果園丁對一棵植物付出更多的關注,它也會長得更大。如果它被疏忽了、如果其他的東西都給了——適當的土壤、肥料、雨水、陽光;除了有意識的關注以外每一件東西都給了,它還是要花上更長的時間才會長大。現在這是科學上的事實:人們發現那是正確的。如果你愛植物、你對它付出關注,如果你對它講話、如果你有時候對它說:「我愛你。」它就會長得更快。關注就是一種維他命。

  在存在之中最有生命力的東西就是關注。如果沒人愛你,你就會開始枯萎。如果沒有人注意你,死亡就會接近。你想要死掉。如果有人注意你,你就會再次變成活生生的。關注就是生命、熱情的生命力。

  如果沒人愛你,你會自殺,因為你沒有能力愛自己。如果你有能力愛自己、如果你有能力關注你自己,你就不需要別人的關注了。一個佛可以單獨活在地球上。你沒有辦法。如果你單獨一人,你馬上會去自殺。你會說:「有什麼用呢?我為什麼要活下去?誰會來愛我呢?我要愛誰呢?」

  在內在、在心理上,也適用同樣的法則。如果你對痛苦付出許多的關注,你就會幫助它成長。如果你對快樂付出許多的關注,你就會幫助它成長。不要變成你自己的敵人。如果你沉浸於痛苦中,那是因為你一直在對錯誤的事情付出關注。要轉移你的注意力。即使你只有一次喜樂的片刻的記憶那也就夠了。注意它,然後它就會成長。種子會成長,然後它會變成一棵大樹。??你可以在它的樹蔭底下休息、你可以在它的樹蔭底下跳舞。你可以在它底下放鬆。

  這句經文說:「把你聽到的旋律儲存於記憶之中。」不論你是在何時、何地聽到生命的旋律。快樂就是指旋律。痛苦就是指一種混亂的經驗、沌渾的經驗。痛苦就是指一群不相干的經驗:它是噪音、它沒有音樂在其中。快樂就是指音樂。不是噪音,而是內在的和諧;不是混亂而是內在的一致。

  「把你聽到的旋律儲存於記憶之中」,那麼它就會成長,然後有一天你會有能力傾聽全部的宇宙性的音樂。那麼你就不需要老師了。那麼你就不需要去向任何人學習了。那麼你就會直接與神性接觸而不需要中間人了。

  老師就是中間人。你無法聽,而他能夠聽。你無法看,而他能夠看。你無法感覺,而他能夠感覺。在你自己有能力聽、看、融合之前你才需要他。然後老師就沒有用了。那麼你就是立即的、直接的與宇宙的力量接觸。現在你就在河流中了。

  而一旦你有能力停留在喜樂與旋律當中,一旦你進入了河流,神就可以直接的對你講話。

  我想起一個關於蘇菲神秘家巴亞吉德的故事,他在一個村落住了好幾年。有一天村人對巴亞吉德說:「我們看了你至少有五年了。你總是在祈禱還有對神說話。現在我們發現你不講話、不祈禱了。為什麼會有這種改變?你變成了無神論者嗎?你已經失去了對神性的信仰嗎?你現在都不講話、不祈禱了。」

  巴亞吉德笑了,然後他說:「以前,我一直在講話與祈禱。現在神開始對我講話,所以我必須靜下來聽。整個過程改變了。現在我不需要講話了。現在,他會對我講話。」

  這一刻會來臨。但是這種時刻只會在你的心充滿了旋律、並且神性的寂靜來到你身上時才會出現。不再有噪音。不論你看什麼地方你都會感覺到音樂;不論你看什麼地方你都會感覺到一致;不論你看什麼地方你都會感覺到一樣東西有許多不同的形式。現在你察覺到了海洋。對你而言波浪已經消失了。沒有波浪;只有海洋存在。於是,神性就會直接對你講話。

  那不是一種隱喻。存在會直接對你講話;那不是一種隱喻、那不是一種詩意的表達。那種事會發生!但是你必須準備好。而那個準備就是指一顆充滿音樂、充滿寧靜的心。

  「從它當中學習和諧的課程。」

  「……生命本身會講話,它從來不是沉默的。而它發出的聲音並不是如同耳聾的你所認為的是一種哭喊:它是一首歌。從它當中你學到了你是和諧的一部份;從它當中你學到了你要去服從和諧的法則。」

  就現在的你而言,生命看起來像是一種哭喊。它並非如此。它看起來像是一種哭喊是因為你被打擾了。生命是一首歌,但是要聽到這首歌你自己必須變成一首歌,因為只有相似的東西才能夠彼此了解。

  你是一個哭喊。那就是生命之歌看起來像是一種哭喊、尖叫的原因。那是因為你。你摧毀了它、你打擾了它、你扭曲了它。當它來到的時候它是一首歌,但是當它撞到你的時候它變成了哭喊,因為你就是哭喊。你是有病的、生病的。你是片斷;你不是全部。這首歌已經在你的內在被摧毀了。你自己要成為一首歌,然後生命的整體看起來才會像是一首歌。那麼就不會有負面的性質。當你是正面的,生命的整體也會變成正面的。

  這就是我所謂的有神論者。有神論不是指信仰神、有神論不是指信仰一種神學理論。有神論是指一種對存在的全然的是、對存在說是。但是你什麼時候才能夠說是呢?你只能在聽到了這首歌之後才說是。你怎麼能夠對哭喊說是呢?你怎麼能夠對瘋狂的噪音說是呢?你怎麼能夠對四周的不清醒、死亡、悲慘說是呢?你怎麼能夠對它說是呢?但是那是因為你,因為你的眼睛。你的眼睛是一種扭曲的因素。那是因為你的心。你的心充滿了痛苦與悲慘,所以它無法找到別的東西。那是你自己的回音。

  這句經文說:

  「從它當中學習和諧的課程。」

  不論那些美麗的、狂喜的、快樂的時刻是什麼,你都必須去收集它們、珍惜它們、與它們共存、活出它們。你會變得對快樂更敏感。快樂會更加被你吸引、愛會更加的發生在你身上、靜心會更容易發生在你身上。生命會變成一種恩惠;存在會變成一種慶祝。但是,你必須去創造一種快樂的心。

  然後,在這些喜樂的片斷經驗中,要找出共同點。小孩子摘著花朵、年輕男人愛著女孩、老人坐在樹下靜心著。他們都說那是喜樂的,其中一定有某件共通的事情。在外圍、在外側,沒有一件事情是共通的。小孩子摘著花朵、年輕男人愛著女孩、老人唸著一段咒語。在這些事情之間似乎沒有共通點。但是如果他們都說:「這是喜樂的!」那麼一定有某種共通點。要找出那種共通的要素。要找出一直存在的那件事,而沒有了那件事他們就無法說這些時刻是喜樂的時刻。

  老人也許會否認有任何共通的時刻。他也許會說:「這個年輕人是愚蠢的。女孩是一種無意義的東西。它只有骨頭與肉塊還有各種的髒東西。這個年輕人是愚蠢的。他在浪費他的時間。」

  或者年輕人會說:「摘花的小孩活在幻想之中。那不是真的。當他變得更了解時他會把這些花丟掉。這種事是愚蠢的。收集花朵是無用的;他在浪費時間。他是無知的。」

  但是在他們之中一定仍然有某種共通的東西。如果老人說年輕人是愚蠢的(或年輕人說小孩子是愚蠢的)那只表示對這個老人來說生命尚未變成一體的。那只表示這個老人仍然對他自己的童年感到憤怒。他無法把童年吸收到他生命之流當中。他的年輕時期還沒有變成他生命的一部份。這個老人是破碎的、分割的。

  如果這個老人真的沒有被分割、如果他一直在所有的經驗中尋找共通的要素,那就是智慧。如果這個老人了解在所有的這些經驗中什麼是最精要的,他就會發現當他與所愛的女孩坐在一起時發生的事,與現在他的靜心當中發生的事是一樣的。當他小時候在花園摘著花、或在沙灘上玩著小石頭,那也都是同樣的事情。

  這個共通的元素是什麼?關注、深深的關注。全神貫注。小孩子全神貫注於他的石頭、玩著石頭。整個存在都被忘掉了。小孩子忘了他自己。在那一刻沒有東西存在、沒有頭腦存在。小孩是全神貫注的。因為那種全神貫注、那種自我的全然毀滅,喜樂就會出現。那變成了一種靜心。

  年輕人全神貫注於他的愛人。整個存在都被拋棄,好像別的東西都不存在了。只有愛人存在。甚至連那種東西都消失了:愛人的人與被愛的人都消失了。只有愛存在。永恆的一刻會存在,那一刻就是永恆。沒有過去、沒有未來。現在就是全部。那是一種靜心。愛是一種靜心。然後喜樂就會出現。

  現在,老人坐在樹下唸著咒文、或是坐在寺廟裡面聽著鈴聲,而他覺得很快樂、很狂喜。發生了什麼事?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狀況、不同的年紀、不同的經驗中發生著。同樣的事情正在發生著。世界消失了。老人不見了、寺廟消失了。現在這一刻變成了全部。他就在此時此地。鈴聲繼續在響著。鈴聲不會在未來響:它們會在現在響。沒有過去的記憶進入,也沒有未來的慾望。這個老人就在此時此地。

  當你在此時此地的時候,喜樂就出現了。就像小孩子玩著石頭、年輕人與他的愛人在一起遊玩、或是老人唸著咒語與靜心。如果你在這三種經驗中都能夠感覺到和諧,你就找到了生命的終極法則。你就變得有智慧。智慧會出現在你身上。

  第十二章完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